第(2/3)页 感情苏瑾通知她,她压根没当一回事。 本来是不该她值夜班的,但这不是想多挣点工资吗?替别人代班。而且晚代班舒服啊!人少,只要随便炖点菜搁在锅里咕嘟着,不用管了。不管是偷吃还是找个席子在灶前睡觉,都没人管。既能休息,又能多拿一半的工钱,她觉得这是非常划算的事。谁不想夜班都找她,只要时间不冲突,都行。 因此,这后半年,她在家的时间可真不多。吃完饭才回来转一圈,晚快天亮的时候才回家。钱思远嘴欠,不止一次的说张宝柱:“快天亮的时候才抓紧时间干的吧。” 说两口子夫妻生活的时间,只有早的五点到七点这会子工夫。五点桂兰回来,七点宝柱出门,有交叉的时间也这个点了。 张宝柱那活呢,是真累,回来倒头能睡。见俩孩子不用大人管能自己弄饭吃,他不怎么管了。也没那个精力管。 这回孩子病了,把他给吓坏了。熬了一宿,精神紧张,班的时候还想着孩子在医院,孩子妈不知道赶去了没有。 结果一走神,完蛋了。搭进去半根手指。 事实,张宝柱是对桂兰照看小草不放心。结果还真是!桂兰虽然去了,但是却不那么想叫孩子住院,她找医生,说给孩子开点药回去吃也是一样的。她觉得住院太耽搁事了!以她的理解事情是这样的:不管是吃药还是打针,都一样治病。只不过是打针起效更快点,吃药慢了点。她认为,那慢点慢点吧,我们不急。 医生跟她说:这个病很要紧,是会传染的,而且死亡率高。 她心里还不免嘀咕:听蝲蝲蛄叫唤,还不种庄稼了?要是啥都听你们医生的,大家都别吃别喝才对啊!叫你们看,不得满世界都是细菌啊! 把医生和护士气的:“……你这位同志怎么说话呢?” 怎么说话呢? 这么说话呢! 出来了到病房一看孩子巴掌大的脸,又到底是心软了,骂了一句:“真真是生了个丧门星。” 看了看别的孩子都在吃罐头,想了想,也给这丫崽子买一个吧。 身带着钱,没带粮票啊,得!回去取吧。 回去苗大嫂碰了关心呢,问说:“孩子咋样了?”又带着几分表功的心思说人家:“你说你,真不知道叫人怎么说才好。男人扔下不管算了,孩子你也不管。你看,昨晚要不是我,小草可真危险了。你这当妈的可真是……我跟小林正说孩子咳嗽的事呢,小林人家惦记着援华,先去敲你们对门的门去了,我呢?都没先问小钱和婷婷家,先敲你们家门了,我知道,当妈的不在,当爹的根本照管不了孩子……” 晓星隔着门把外面的话听的真真的,跟小苏嘀咕:“……苗大嫂这人别的都好,这点毛病,真叫人讨厌……” 苏瑾‘嘘’的一声:“别说了。”他压低声音:“你管人家呢?当姨妈的先想着外甥女,不是人之常情吗?桂兰嫂子怪不到大姐头。” 是没怪到林雨桐头,可等张宝柱出了事故了。桂兰却把苗大嫂给怪了:“……要不是你多事,半夜砸门把我家男人吵起来,出的了这事吗?” 苗大嫂给气的:“你这人还讲不讲道理?!要没有我,小草……” “小草咋了?”桂兰跳脚,“再等半晚,是能死还是咋的?” “这是一个当妈的说的话吗?”苗大嫂说:“孩子病成那样了,去叫你你咋不回来照看孩子?” “我咋不回来?”桂兰冷笑,“这还不是你这个领导当的好,迟到早退考评。我要是跑回来,这半月的奖金都得被扣了。孩子爸都跟去了,我还去干啥。我去看着她,她好受了?别老摆出一副为谁好的架势,你这人虚伪的很!” 把苗大嫂气的找林雨桐:“你给评评理,有没有这样的道理?” 林晓星听见了,撇撇嘴,在外面喊:“姐!姐!你过来一下,我跟你说点事。” 然后林同意脱身了,躲到晓星那边去了。 林晓星朝外指了指:“她们的事别掺和,这两人都有毛病!”当然了,桂兰是纯粹脑子有毛病。苗大嫂呢,属于为人有瑕疵的那一类。不过大部分情况下是无害的是了。 林雨桐笑了一下,然后说:“得空了,叫苏瑾叫几个人,把你这屋子给收拾收拾。弄个小隔间也行啊。你这肚子里这个要是生了,奶还得过来。再加援华,你这可怎么住呢。” 林晓星也说:“这不是正愁这事呢吗?”她朝窗户指了指,“姐,你说我们能不能在窗户外面搭一个简易的小房间,把窗户这里砸开改成门,跟外面搭的这个屋子连成在一起。” 哎呦!这意思是自家建一个套间。 也是!孩子越来越多,这房子的空间,叫人觉得是越来越狭窄。 这样盖法也不是不行吧,但是必然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如二楼和三楼,他们是没有这个便利的条件的。 林雨桐说:“先等等,厂里肯定是要解决的。” 是!现在工人反应多的是:住房不够。 成家带孩子的属于拖家带口的类型,三四十平的一间房,已经很拥挤了。 更有很多青工,结婚了,但是连这种筒子楼的单间也分不。 怎么办呢? 找工会,要求解决这个问题。 厂里开会了,说可以盖楼,面积会大一些,功能也会更全一些。但房子得一栋一栋的盖,这安排起来,也总有先来后到。 才有了要盖房子的决定,下面吵吵开了。为啥吵吵,为了怎么分房呗。 有些人说:“这有啥可吵的。按工龄,按职称,按是否是双职工……” “那可不行。”不等这人话说完,有人说:“厂里盖房子,是为了解决大家住房不够的问题。我们是双职工,但是我们的工龄短,职称低,那我们不该分到大房子吗?厂里要解决大家的困难的,也是谁有困难,给谁解决问题。我们家五个孩子呢!我父母身体,也跟着我们住呢……如今是一家九口,却只住三十多平的地方,回家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各位领导……你们住的是小院子,哪怕只有两口人,也占着偌大的院子十多间房……还有那犯了错误的领导的家眷,一个人占着一个大院子。那么一个声名狼藉的女人,她凭什么?如今新社会了,还要搞夫贵妻荣那记,人家呢?挺着大肚子,带着一个孩子,照顾着几位烈士的老母亲,人家住在什么地方,住在学校的门房里。她还是老革|命呢!|央的件早两年咱们也学,说是要F官僚,可我看,咱们厂的官僚主义很盛行。我今儿不怕得罪领导,很多别人不敢说的话,我还是要替咱们广大的工友们说出来的……” 台下轰然叫好,把台的领导整的下不了台了。 领导们的住房,确实是小院子。当时那种情况,是因为钢材不够了,改建成小院子了。都是一水的砖瓦到底的房子。好处是,地方宽,有私密的空间。 但像是大家反映出来的问题一样,你们一个人两个人的住那么大的面积,而现在筒子楼里呢?一家五六口,七口挤一起的现象很多。 如今,一家三个孩子算是少的,五六七个都是普遍的,个这样的也不算是稀。孩子少的都是年轻的夫妻,年纪稍微大点的,人家进厂的时候孩子好几个。这几年又再生一两个的,可不是孩子多了吗?反正国家给口粮,饿不着。住房不够,闹一闹厂里还是会给解决的。 跟现在一样,领导谁能说一句:不按照人口数分房! 不能这么说的!这样说非闹出事不可! 意见不能统一,那开会。 开了几次大会,每次开到晚十二点前后。不是这个不满,是那个不满。房还是空楼阁,四爷连图纸都没出呢,已经是吵的不可开交了。 晚,四爷跟林雨桐提醒了一下时间线,“转眼五六年了……” 如今筹备着盖房,五六年年底五七年年初能住进去不错了。而从五七年后半年,大概会提出‘大跃JIn’。等五八年的时候,进入"gao chao"……还想盖房?那是做梦。 所以,别看嚷的凶,但他们俩却很清楚,所有的规划都是白搭,实际只有时间和条件盖一栋楼。剩下的,且得等! 五八五九不可能,没钢材给你盖房子。从六零开始,连着三年的自然灾害。等这灾害过去了,大家的气刚缓过来,这又有一场大浩劫等着呢。这一等又是十年。 所以,第二栋楼很可能要等到七六年之后了。 这一等可是二十年! 林雨桐看看这环境,跟四爷说:“要不……咱抓紧再生一胎吧。” 分房子,人口不占优势肯定没戏。 别说靠着当领导能分到大房子,哪里有那么好的事。 如今连厂长的院子都成了大杂院了,厂长家住正房,东厢房西厢房,后头的柴房,前头的杂物房都有人住了。 隔壁李翠翠那边也一样,不过正房她别想了。人家也没太欺负她,最后把厢房给她了。那个厢房不给她也不行,里面供着洪刚原配的灵位呢。 可摆着这么一个人的遗像,李翠翠自己一个人也不敢住啊。 找范云清,叫范云清帮忙联系洪红,把她母亲的照片和牌位给迎走。 范云清批评李翠翠,“那房子,是给老洪的待遇。你住着老洪的房子,还不许摆放大姐的牌位了?” 李翠翠也光棍,直接把那位原配的照片给范云清送来了,放在门口转身跑。 要放你放去,反正我不放。 然后一个厂的人都夸范云清呢,说她有情有义,把老洪原配的照片妥善的收着,如今要过年了,还记得说要摆贡品,多难得啊! 这个冬天这么过去了。 为了个房子,吵了一个冬天。 年前的时候,林雨桐都诊出自己怀了,可这房子还没影呢。 四爷说:“放心吧,总要盖的。” 五六年的春节,是在这样的气氛来到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