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庆功-《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第(2/3)页

    沈冲恍然。

    难怪今晚那么多记者发疯似的围堵……

    难怪蒋经国要见他……

    沈冲接受《福布斯》专访的时候,正值苹果公司收购visicalc的谈判期间,所以他大谈特谈的“知识经济”的概念,没有过多的渲染自己的身家,读者也只以为他是个天上掉馅饼正好砸中脑袋的幸运儿。

    在1979年,普通大众连什么是个人电脑都搞不清楚,visicalc这种拗口的软件玩意,更不明白了,所以对很多人来说,沈冲的财富形象很虚幻,不真实。

    这就好比一个拿着千万虚拟游戏币的玩家,在不玩游戏的人眼里,屁都不是一样。

    然而魔方,连锁店,电子游戏,都是普通人能理解的东西,《商业周刊》这一曝光,又贴了个5亿美元的标签,立刻就引起轰动了。

    5亿美元,放在后世,不过是各大高科技公司老板身家的一个零头而已,然而放在1979年,那可真的不得了。

    5亿美元,折合港币,是23亿,1978年一整年,香港政府卖地皮的所有收入,也不过才29亿而已……(注1)

    在香港和台湾,一个中等规模的上市公司,市值也就几亿而已。

    是不是真的有5亿美元的身家,沈冲不知道,他也不在乎,即使《商业周刊》是世界级权威财经杂志,但它说值5亿,就真的值5亿么?

    况且钱到了一定程度,就只是账面上的数字而已,并没有多少意义……

    再次松了松领带,沈冲又问道:“香港媒体有什么报道?”

    “一片惊呼。”

    凯特言简意赅的回答,让沈冲为之莞尔,笑过之后,他问道:“那个有关录像机的市场调查报告,有结果了吗?”

    “有了,ac尼尔森公司在今天下午,把结果发了过来。”凯特很熟悉业务,她立刻报告说道:“截止到1979年10月,录像机在美国的销量,不足60万台,拥有录像机的家庭,还不到全美家庭总数的2%。”(注2)

    “购买**呢?”

    “超过四成的消费者不知道有家庭录像机这种商品,超过七成的消费者认为录像机太贵。”

    “好的,我知道了,谢谢你,凯特。”

    挂掉电话,沈冲摸着下巴,坐在床头,发了一会呆,然后感觉时间差不多了,才站起来,离开房间,朝餐厅走去。

    ……

    参加庆功宴的,除了《疯劫》之外,还有《山中传奇》的剧组——《山中传奇》虽然不是东方魅力出品的,但胡金铨现在是自己人。

    沈冲在北京和胡金铨达成了协议,用80万港币为代价,把“金铨电影公司”改组为“金铨电影工作室”,成为东方魅力的全资子公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