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新战国时代-《大秦五百年》
第(2/3)页
很快,一个产婆打开门,向子婴道:“大王,王后生了公主,母女皆无恙。”
子婴快步走入,只见一个产婆正抱着婴儿,婴儿才刚剪了脐带,王室躺在床上,头部还有汗水。
子婴是头一回见到刚出生的婴儿,原来这么脏。
很快有宫女把热水端入,产婆给婴儿洗澡。
子婴走到床边,产后的王思身体虚弱,脸色苍白。
“王后给赢家添加了一人,辛苦了!”
王思脸上有难过之色,道:“大王,只可惜未能生下公子!”
古代重男轻女思想太明显了。
子婴抓着老婆的手,笑了笑,安慰道:“以后可多生几个,总会生下公子。”
要是运气不好,有可能连生几个都是女儿。
子婴不担心这个,作为君主,以后肯定还会有其她嫔妃,根本不愁没有子嗣。
太医令进入寝宫,给王思把脉后,对子婴道:“大王,王后安然无恙,休息一段时日便可。”
在秦汉时期,没有坐月子这个说法,只是大家都知道,女人产后要休息一段时间,要注意一些问题。
产婆把公主身子洗干净,再用御寒衣物包裹,只露出脸部,将之放到床前。
子婴抱起女儿仔细打量起来,可隐约看出,是像孩子她妈,长大后肯定是大美女。
王思道:“大王,公主还没有名字!”
取什么名字好呢?
子婴思忖一番后,决定取名为“梦”。
——————————
翌日,书房。
这里只有子婴和尉缭两人。
尉缭道:“敌军终于退兵了。天下历经两三年战乱,秦国需要休养生息,各国同样如此。”
在子婴看来,如今天下形势,再次出现了七国并存的局面,无异于新的战国时代。
子婴穿越来到这个时空,改变了原本秦国灭亡的历史,改变了历史发展轨迹,以后只能凭借对主要人物的了解,来预测和判断一些事情。
各国皆有君主,唯一变数是刘邦。
刘邦这人野心很大,不可能一直是沛公,肯定会想办法称王。
子婴道:“丞相觉得,刘邦会有什么动向?”
他曾经向尉缭详细讲述过刘邦、项羽、张良、萧何、范增、李左车等主要人物的能力特点。
后来,尉缭根据各种情报,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大王所言不假。
尉缭道:“刘邦此人,两三年来,对大秦的威胁仅次于项羽,燕王、齐王、赵王、魏王、韩王皆不能与之相比。刘邦必定不会只甘心做‘公’,定会想办法做‘王’。”
子婴再问道:“丞相认为,刘邦会用什么办法做王?”
尉缭道:“有两种可能。第一,由项羽出面,划出一块土地给刘邦。第二,硬抢,刘邦军力不差,要抢一块土地不难做到。”
子婴也觉得,应该是这样。
随后,他脑海中浮现出两个名字:韩信、陈平。
项羽看不起韩信,就算历史轨迹被改变了,韩信应该还会离开楚营。
那陈平呢?不知他是否还会离开项羽。
这两人皆是大才,要是能投奔大秦,子婴如虎添翼,要是投靠了其他人,那将会是难缠的对手。
不行,必须想办法把这两人争取过来。
“丞相,楚营中不乏有才之士,而项羽又非明君,需设法将其帐下人才吸引过来。若效仿孝公时期的‘求贤令’,丞相认为如何?”
对于这点,尉缭很是认同,点头道:“这个法子很好。联军退兵后,虽说可能会禁止百姓流动,但不可能做到完全禁止,若公开发布求贤令,东方六国的人终究会知晓。自孝公以来,关东人才纷纷来投,商君、张仪、范睢、李斯等皆是大才之人,大王再发布求贤令,应当能吸引人才来投,或许会有大才。”
君臣两人讨论着以后天下发展方向,把自身看法说出来,深入交流,相互交换意见。
尉缭固然睿智老到,能全面而又深入地看待问题,能想出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
子婴虽然稍显稚嫩,但能力也并不算差。
对于秦国以后的敌人,两人一致肯定,赵国必定是劲敌。
在联军中,赵军的军力仅次于楚军。
赵歇算不上昏君,张耳这个人能力还算过得去,由他担任赵国丞相,以后赵国发展不会太差。
而李左车这个人,乃李牧之孙,能力更强,以后要灭赵,肯定不会轻松。
刘邦能识人用人,又有萧何这个内政能手,无论地盘最终在哪里,都能被萧何治理好。
子婴认为,就算没有陈平、韩信相助,刘邦同样会是劲敌,要是有这两人投奔,那更加不好办。
韩国虽然弱小,但有张良这个能人,也不容小觑。
至于燕国、魏国,本身君主不怎么样,地理位置又不好,再加上没有什么大才能之士辅佐,难以对秦国构成威胁。
至于楚国,哪怕项羽是昏君,哪怕他无法让楚国彻底强大,但他的军事能力确实是强,要灭楚不是易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