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指点迷津-《影帝从高考开始》


    第(2/3)页

    苏泽点点头,演员之间交流演技反而是最好拉近关系的话题,比如上次录向往跟彭彭讨论新剧本,大家都是同行,这种交流更自然。

    “苏泽是我们表演班班长,经常指导同学演技,包括我的姐姐都是他帮忙分析剧本角色的。”

    张紫枫见苏泽沉默,以为有什么顾虑,赶紧打圆场。

    “我看过少年的你和长安十二时辰,当然主要还是电影。”苏泽明白紫枫误会,笑道:“你的优点是眼神,能通过目光传达内心复杂情绪,这是天赋。”

    千玺挺直腰,对于苏泽的演技十分认可,尤其对方还是同龄人,建议更有参考性,否则也不会主动拉近关系,就是希望得到专业意见。

    感受到千玺的真诚,苏泽暗自点头,果然不是浪得虚名,光谦虚好学就秒杀很多所谓流量明星。

    既然人家开诚布公,那自己也不用藏着掖着,认真道:“实话实说我不太喜欢外界总是用所谓飙演技来形容咱们演员业务能力。”

    “好像只有那些爆发力强才叫演戏?”

    “疯疯癫癫神神叨叨才叫演技?”

    “必须演疯子崩溃才叫好演员?”

    三个问题让两人纷纷点头,产生误区不能完全怪观众,毕竟人家又不是专业科班出身,演技又是很主观的评价。

    更何况虽然表演理论和流派各有不同,但是正儿八经学院考核是不允许学生演诸如精神分裂或者彻底失控爆发的情绪,因为这不是演戏的精髓和目的。

    “就拿哭戏来说,哭不是重点,甚至崩溃也不是关键,我认为重头戏应该是一种内在情绪有层次地传达,一种情绪由内而外的传递。”

    苏泽分析道:“演员通过这种传递把人物内在的东西交到观众心上,所以才会有最后很短时间的情绪外化,让观众一下子产生共情,内心被触动,也跟着流下泪甚至感受到那种肉体上的痛。”

    身为把演员当成终生职业的千玺,对于苏泽的看法无比认同。

    合作过很多顶级导演,他们经常告诉自己一个道理:好的演技不是演员自说自话在那里跳大神,而是通过对于人物的理解和体验。

    通过情感传达让观众产生共情和心灵上的触动,从而在精神层面领会和理解人物。

    这就是为什么好的演员、专业的演员一定会提前钻研剧本,写很多的人物小传。

    就是因为作为演员,对于人物的体会和了解必须比剧本呈现出来的多得多,表演时需要构建一个内心精神剧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