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从刘试堂的身上,更是牵扯出了一连串的阴谋诡计,暗线重重,直指京城中的另一个大权在握的贪官。 虽然朝堂之中阻力重重,百官纷纷反对。 但宰相大人还是一力要为民除害,经过重重努力,除掉了这个恶霸刘试堂,顺便把京城中的那个贪官也连根拔起…… 严嵩一口气儿看到最后,中间连口水也没喝,看完之后竟还有几分意犹未尽。 “尚可!” 严嵩微笑着,把戏本拍在了桌子上:“不过还有改进的空间。” 胡宗宪眼睛一亮:“严相请指教,下官洗耳恭听,定叫那秀才好好改进!” “嗯。” 严嵩点点头,开始对剧情做一些细微的修改:“这刘试堂的依仗乃是一个姓和的官员,此人并未一直在宫中,而是同严宰相一起出来赈灾。” “赈灾之时,这个姓和的大臣为了保护刘试堂,处处与严宰相做对。” “而且此贼丧尽天良,侵吞赈灾粮款,兼并田产,哄抬粮价,戕害百姓,欺男霸女,巧取豪夺,横征暴敛,勾结敌国,结党营私,谋求篡位,构陷忠良,欺瞒圣上,蠹国害民……” 严嵩一口气儿说了半刻钟,没带重样儿的,胡宗宪一开始还点头应和着,最后听着瞠目结舌,发现自己根本记不住严相提出的考点。 咕咚~ 严嵩说累了,灌了一口茶水润了润嗓子,瞥了一眼胡宗宪:“汝贞,方才老夫说的你都记下了吗?” “严相……”胡宗宪苦笑着,不知该怎么回。 “无妨。” 严嵩摆摆手:“老夫一会儿写给你就是。” “还有,这姓和之人是个五短身材,肚子很圆,很胖,贼眉鼠眼,气量狭小,非常抠门之人,这点一定要记下。” “待唱戏的时候,也要寻一个长相相似的人来演。” 胡宗宪无语,要不您直接点和大人的名吧? 他急忙笑着应下,但随后又迟疑着道:“严相,下官有个不负责任的猜想,不知当说不当说?” 严嵩皱了皱眉:“汝贞,你我之间,不必有这么多顾虑。” “谢严相!” 胡宗宪当即躬身,试探着道:“要是真这么写戏本,咱们的戏在南岸是不是就……唱不了了?” “如此一来,南岸的百姓还能知道严相的清名吗?” 严嵩一怔,似乎也是这个道理。 以和珅那狭小的气量,即便是一点捕风捉影的事,也定然会被他万般阻挠。 可万一他能听出来,自己实在影射他呢? “要不……还是委婉一些?” 严嵩皱了皱眉头:“这贪官不要姓和了?” “严相英明!” 胡宗宪只是拱手:“下官全凭严相吩咐。” “嗯……” 严嵩沉吟了片刻,还是道:“此人就改姓王,叫王申好了。” 胡宗宪差点晕过去,和珅的珅拆开来,那不就是王申吗? 您这哪委婉了? 严嵩却觉得不错,点点头道:“最后严宰相只是惩罚了刘试堂,却并未扳倒他身后的大靠山,王申。” “一个两袖清风的清官又如何斗得过人多势众,党羽众多的奸臣呢?” “之后,这名奸佞依旧在祸国殃民,残害百姓,这样如何?” 胡宗宪只得点头,啊对对对。 严嵩笑着道:“如此一来,看戏的百姓定然就会对这王申更加愤恨。” “行了,快去改戏本吧!” “是,严相。”胡宗宪带着满腔的无奈,还是离开了。 既然已经决定了投入严相的阵营,就不能再首鼠两端。 得罪和大人虽然无奈,但似乎也只能这样了…… 兢兢业业的小胖子还不知道一场巨大的阴谋正围绕着自己展开,此刻的他还在焦头烂额之中。 原因自然也是严嵩的一通操作。 南岸还在更周全的准备之中,可北岸打坝淤地的消息传到了南岸,直接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刚刚得到消息的大户们趁着消息还未穿尽,纷纷跑下去买田,和珅急令各地衙门,赶紧张贴告示! 得到消息的大户们自然不愿意,纷纷跑到了衙门去抗议。 济阳县,县衙后堂。 一众乡绅都跑过来拜见钦差和大人,苦苦相劝。 “和大人,自古以来,还未有不让买田这么一说呢!” “是啊和大人,咱们民间百姓买地,朝廷也管不着吧?” “之前买的地,都已经钱货两讫了,现在又说不算数,这让我们如何是好啊!” “咱们一块发财啊!和大人,这地的买卖做好了,还不是一本万利的事儿……” 众说纷纭,就是想劝说和珅,赶紧取消了这个限制。 和珅对这些乡绅始终维持着笑面,无论他们怎么说,都有固定的模板回答:“此乃陛下亲自做的决定,本官也无权更改。” “严相也是听的陛下吩咐,此事南岸北岸都是一样的,诸位不如去北岸试试,若能说服严相,本官就有可能让你们买地!” 不论大户们怎么说,他都是这么一句。 大户们无奈,有人苦着脸问道:“和大人,咱们不让买地,究竟要禁到什么时候啊?” “总不能一辈子都不能买了吧?” 和珅下意识便答道:“此乃陛下亲自……” 说到一半才意识到不对劲,急忙改口道:“自然不是。” “待官府登记造册完之后,便可以买了。” “和大人……” 众大户听他说了不重样的话,纷纷一喜,就要继续纠缠。 可和珅又无奈地拍着手背,道:“诸位还是请回吧!” “你们总不能让本官抗旨吧?那可是杀头的大罪啊!” 大户们闻言纷纷没了咒念,是啊,总不能逼着人家去找死吧? 和珅怕他们没了希望,又干出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儿,又笑着道:“不过若是陛下松了口,这地就能买了。” “哈哈,和大人说笑了吧?” “我们就是一些草民,哪能让皇帝陛下改了主意?” “唉~和大人也太高看我们了……” 大户们打着哈哈离去,但究竟有没有想法,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数日后,大乾皇城,紫微殿。 李乾正在政事堂中勤政,和两个小秘书批着奏折,老太监突然从门外走了进来。 “陛下,秦相求见。” “秦相啊?” 李乾放下笔,揉了揉手腕:“请他进来吧!” 武媚娘和吕雉离开,老太监也出去引路。 不一会儿,一身绯袍的秦桧便从堂外缓步走了进来。 “秦相,好久不见啊!快赐座。”李乾笑着招呼道。 三天一次朝会,三天一次讨论奏章,秦桧也不知道对皇帝陛下来说,好久究竟是指多久。 但他还是顺着这个话头,笑着道:“是,陛下,臣也甚是想念陛下。” “秦相今日入宫有事?难道又是奏章出问题了?” 秦桧犹豫了片刻,还是拱手道:“陛下,今日并非奏章之事,臣是为了荥阳郡原武县的一桩疑案而来。” “疑案?” 李乾面上并无波动,但心中却隐隐起了疑惑。 难不成……这货就是荥阳大户们请的说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