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中南半岛的五大都司中,还有个儒将余子俊。 还有一批名将,如曾经的广西都司都指挥使,帅军杀穿占城,立下赫赫战功,不过不少名将,都已因为各种原因逝世了。 想到这里,朱见济看向众臣,“出征的兵力配置大概就如此了,至于此次出征的大都督,诸位爱卿可有人选推荐?” 众人一时间没吱声。 还不知道陛下什么心思,不敢贸然举荐人。 而且此次战事关系重大,若是战胜了朝鲜还好,算是举荐有功,如果是战败了,被朝鲜来个以弱胜强,到时候问责下来,举荐的人也要受到牵连。 何健不怕,道:“金戈集团军总司令王越,可担此重责。” 众人暗暗腹诽,果然老狐狸。 这举荐了和举荐没什么差别。 王越擅长火器战法,让王越统帅三十万大军,负责总战略战术的施行,也不是不可以,但效果也不会多好。 而且金戈集团军要入朝作战,王越得负责金戈集团军。 哪能当这个大都督。 果然,朱见济摇头,“王越要负责金戈集团军部,不能出任大都督。” 群臣暗暗无奈。 没人了! 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们,其实都是各地都司的都指挥使权兼。 在京都督不过是回来轮值而已。 但五军都督府还有一个都督可以担此重责。 后军都督府左都督、帝师朱永,不过朱永坐镇中南半岛总都司,是大明最南疆域的第一人,毕竟韩水平是归正人,需要朱永这样的人在中南半岛坐镇。 兵部侍郎马文升上前一步道:“微臣以为,辽东都司都指挥使韩水平熟谙北方局势,也了解朝鲜诸多事情,又有辽东之虎的美誉,这些年历经战事不少,尤其对漠北的战事中表现卓越,可担任大都督之责。” 马文升不怕被牵连。 右侍郎陈钺出列:“臣附议!” 吏部尚书白圭出列,“臣也附议,不过臣以为,韩斌还没有领过如此之巨的兵力,应多设辅官为宜,臣以为南京太常寺卿杨一清,此人虽是读书人,但年少时便有神童之美誉,年少中举,在边关出仕多年,熟谙军事,可做督军职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