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定-《宋师》
第(2/3)页
“帝师,依属下之愚见,曹子桓此言大为不妥,说重些简直是误国误民。”一个胡子花白的老臣踏步上前,白眼一番,狠狠地瞅了曹子桓一眼。
岳少安顺声望去,却见那人是主管钱粮的老大人,名叫武启蒙。便笑道:“老大人以为不妥之处在何?”
武启蒙高声道:“帝师试想,我们宋师城刚刚经历大战,现在城中余粮并不充裕,虽说我们宋师城富足,但是,大多都是银钱,而且现在刚至夏日,新粮未到,平日里不显,倘若一遇战事,这银钱一时半会儿却难换成米粮啊。故而,属下以为,帝师万万不可听信曹子桓的谗言,骤然兴兵,百姓必然会火在水火之间,帝师好不容易营造出来的太平盛世,便要毁于一旦了。”
话音刚落,岳少安还未说话,曹子桓不干了,这老头也太不上道了,你说自己的看法便说吧,怎地我说的话就成了谗言。当即面带不愉之色,冷声一笑,道:“果然是愚见。天下之大,我还没有听说过有钱买不到粮的。在说,现在帝师已经与朝廷修好,从大宋境内购粮也不是什么难事。而且,从我宋师城到大理的产粮之地石城郡不过两百余里。只要帝师的铁骑快速破关,以最快的速度拿下了石城郡,还愁没有粮草供应吗?倘若是偏安一隅,以什么休养生意,百姓厌战为借口,这才是真真的谗言。现在我们宋师城虽然辖取有十余县,可若论坚城,只宋师城一城尔,若遇战事,进退都不能自如。一旦城破,便连栖息之地都无一处。虽说眼下还算太平时节,可那是因为大宋元气大伤无力再战,而大理又畏惧帝师威名,恐轻易用兵遭致大宋和我们夹击之势,故而才能一时安乐。可一旦皇帝翻脸,到时候如何自保?所以,属下以为,对大理用兵,顺天应命,且名正言顺,无可厚非。帝师应当造作决断……”
“匹夫,匹夫之见。”武启蒙老大人怒火冲天,伸手指点着曹子桓,道:“当真是不掌钱粮,不知米贵。仗就是那么好打的吗?打仗是要丢性命,毫钱粮,而且……”
“目光短浅……”
“好了……好了!”岳少安看着两人都快吵起来了,面色微微一沉,抬手,道:“两位大人所言各有道理。但一人所思终究难以全面,还是先听听其他几位的意见再做定夺吧。”
“是!”两人行了一礼,相互冷哼一声,坐了回去。
岳少安又看了看牛仁,道:“老牛,你以为如何?”
众人的目光都朝着牛仁瞅去。谁都知道牛仁是岳少安的得力大将,他的一句话,对岳少安的影响必然要强上几分,因而,对于他所说的话,都不由得多了几分关注。只是,牛仁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般,他本来不打算发言的,见岳少安问起,这才起身,道:“属下只是一个阵前武夫,本不予干预这种关系存亡的大事决断。不过帝师既然问起,那么我权且说说自己的看法,只是个人之言,说的对与不对,全凭地市和列为大人决断。”说罢,他抱拳环顾一周。众人急忙回礼。
客气了一番后,牛仁这才接着,道:“宋师城素来以重商为立足之根本。然而,重商在太平时期固然能保我宋师城一时之富足,可是,这一次大战之后,其弊病也就出来了。我们缺少土地,做不到进可攻退可守,若是被久围不下,更是难以立足。即便现在又恢复了太平,可诸位可以看一下,城中却是一时半会儿恢复不了战前的繁荣了。”
牛仁说到这里,便住口不言,缓步退了回去。不过,他话中的意思却再明显不过了,也是主战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