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全球瞩目,开始验证-《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


    第(2/3)页

    因为他很清楚这次技术验证的重要性。

    只要技术验证没有问题,证明了光刻工厂确实可以落地,具备实用性,那这对于他而言,就是最好的消息。

    区区讲话,什么领导气势,根本就是无关紧要的东西。

    要是技术验证失败,高调的讲话,反而成了麻烦。

    与其如此,还不如直接隐身,等结果出来。

    “王院士,我可是听说了,你最近可是忙的很啊。”

    “天南海北的到处跑不说,又是光刻工厂建设,又是航天火箭研发,简直就是劳模啊!”

    贾部长自然是知道王东来这几个月的行程。

    哪怕是战颅系统和千手观音系统的研发,他也是知道的。

    正是因为知道这些,所以他才会冒着这个风险,前来参加这一次的技术验证。

    这等于是为王东来站台,表示自己的支持。

    这一点,贾部长心知肚明。

    至于为什么唐都市和秦省没有总管前来,那则是因为银河科技已经深度绑定唐都,绑定秦省了,根本没有必要再做这些表面工程。

    这么一来,贾部长自然就成了在座级别最高的领导了。

    “领导谬赞,我也只不过是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罢了。”

    王东来依旧表现的很谦逊,冷静回道。

    “你这个年纪,做出这么多的成绩,还能保持的这么冷静,在年轻一辈中少见了,倒像是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

    贾部长略有感触地感慨一声之后,就转过话题说道:“王院士,今天我就只是一个观众而已,你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接下来的行动由你来安排,我就等着成功的好消息就行。”

    贾部长的语气很是温和,没有半点领导的盛气凌人,流露出来的意思更是极为明显,不会喧宾夺主。

    王东来也不意外,当即点了点头。

    就按照之前的计划,开始指挥起来。

    因为这只是一个技术验证性质的实验模拟,这里的设备都是这几个月里加急生产和组装起来的。

    也就是说这里属于一个临时的场地。

    所以,王东来也没有多么重视。

    既没有出去对着来人进行客套的讲话,也没有做阵前动员。

    直接就对着工作人员吩咐道:“开始吧!”

    随着王东来这一声令下。

    电闸顿时合上。

    辐射光源也逐渐开始运行起来。

    芯片的诞生,要经历的流程很多。

    而光刻就是芯片制造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光刻技术最早于1958年开始应用,并实现了平面晶体管的制造,也是IC制程中最重要的模块。

    光刻的过程是在硅片表面上匀胶,然后将掩模版上的图形转移到光刻胶上的过程,是将器件或电路结构临时“复制”到硅片上的过程。

    光刻在整个硅片加工成本中几乎占三分之一。

    光刻占40%到50%的流片时间,它决定晶圆最小特征尺寸。

    半导体硅片在进行光刻之前有一系列清洗、涂光刻胶等过程,光刻后还有显影、清洗等工艺。

    这一次的技术验证,自然不可能从最开始的环节开始。

    前期的材料自然是早就准备好了,单晶硅棒已经被切割成了薄片。

    这一点,国内的单晶硅和晶圆片,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值得多提一句的是,这一次使用的正是来自魔都新胜半导体生产的。

    至于设计者张如京也在今年从魔都新胜半导体离职,加入了银河科技。

    除了张如京的加入,还有梁松等多位大佬的加入。

    这些大佬的加入,也极大地帮助了王东来在这方面的突破。

    不然的话,除非是发展机器人,采取黑灯工厂模式,用娲来全面接管,才能这么顺利完成。

    而要是这么做的话,所展现出来的人工智能就太惊人了,所以王东来根本就没有这么想过。

    所幸,有了这些大佬的加入,这方面的研发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王东来能说出年底能进行技术验证的一部分底气,便是这些大佬。

    这一次的光刻工厂项目,因为引起了海外半导体巨头的恶意针对,所以从银河科技单独制造,变成了举国之力攻克。

    在很多地方,也打乱了王东来的设计。

    同时,也节省了王东来很多的功夫。

    毕竟,国内的半导体技术再落后,那也是有的。

    一些细分领域的技术,比之国际顶尖水平,也只是稍差一点罢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