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八章:欲制仙庭诸路神-《重生炼气士》


    第(2/3)页

    周易看一眼九头狮子,摇头谢绝了白云上真的提议。然后告别青华长生界,向北往碧游宫归去。有关伏羲这里的事情,周易心里基本有了数。

    伏羲的计划他全盘接受。并且非常放心的去办这件事。他知道自己的目标根本不是玉帝,伏羲要架空的准确而言也不是玉帝,而是仙庭。

    玉帝早就被架空了。

    以周易对玉帝的了解,他知道玉皇这位大帝历经无数劫数,最终修的福缘也就是为了享天帝的福乐而已,这也正是仙庭四部诸府权力大到惊人、四御几乎各掌一方的缘故。这些人蟠桃会喝酒的时候都会过来,但真有事能靠得住的没几个。

    西游释厄篇中的大闹天宫剧情就是例子。周易当时和一群地仙玩家拼了命的在灵霄殿与猴子还有猴子带领的妖族干仗,四部除了雷部的天将在之外,几乎无一到场。原本周易以为是剧情设定是这样的,后来才知道。在《彼岸》中不合理的剧情根本就不是剧情。

    不合理处必有隐藏合理的原因。

    仙庭神城罗列,天宫数不胜数,真正玉皇能管的地方却并不多。类似四部、四御还有其他辅佐天帝,听不听敕谕都是看心情和利益。

    在西游释厄篇中。四部除了雷部的天兵护驾外,其他四部几乎不见踪影,到头来还得请圣老如来收服猴子,如来从灵山大雷音寺往仙庭赶需要多久?更别提在此之前还得叫人去请,这不是开玩笑吗?放着那么近的四部还有辅佐天帝为何不用?

    猴子的金丹再特殊,补天石孕化再厉害。又能厉害到什么地步?反正再强,也强不过周易炼气士地仙时的层次,而且绝对要弱的多了。

    这已经够没尊严了,伏羲掌权绝不会让他更没尊严。玉皇是个享福的,而伏羲直到目前周易所知,他是绝不可能取而代之的,毕竟《彼岸》不是历史中的那些王朝史,伏羲真正的目的,应该只是掌握实权,重振仙庭的声威而已。某种角度来看,他和玉皇绝对是最佳的太上皇、皇帝的配合。

    “俗事基本都说完了,等待封神开启时,我也该和通天教主将斩三尸的问题好好缕一缕了,他当时给我说这个的时候,看过我的道德塔,或许斩三尸和道德塔之间有什么关联。”

    周易猜测道。

    金桥万里,片刻功夫从大东极赶回了蓬莱岛,周易直上碧游宫,刚来时,正巧见到镇元子从紫芝崖上下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