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那人名叫鹿未玖,酿出的酒甚至比汜水春还好。只是那家伙太古板,而且性子暴躁,以至于得罪了汜水春,其佳酿难出龙泉镇。我吃过他的酒,确是好酒……若大郎觉得可以,等咱们从广武山回来,我就让他来找你。到时候,你可以考校一番。” “可以吗?” 杨守文顿时露出兴奋之色。 只要能解决酿酒的问题,凭借蒸馏器这个大杀器,就能够轻松解决他面临的困境。 只是,郑镜思答应的如此爽快,让杨守文这心里多多少少有些疑惑。 自南北朝以来,似这种手艺出色的匠人,大都会被世家门阀所控制。郑镜思这么爽快就把人找来,是不是有所求呢? 不过,杨守文心里怀疑,却没在脸上表露出来。 郑镜思道:“这很简单,大郎不必担心。” “如此,我便谢过廿九叔。” +++++++++++++++++++++++++++++++++++++++ 郑镜思在城外也有别院,而且距离这村庄不远。 在回去的路上,郑虔突然开口:“爹爹,是不是有求于兕子哥哥?” “为什么这么说?” 郑镜思一愣,困惑看着郑虔。 却见郑虔小鼻子一皱,一脸鄙视的表情,“兕子哥哥才开口,你便答应了……我今日在听人讲《左传》时,说道:将求于人,则先下之。父亲,你表现的太明显了,就连我都看出你有事情,更不要说兕子哥哥,他一定已看出了你是别有目的。” 郑虔这番话,说的可是一点都不客气。 不过郑镜思却露出了惊喜之色,非但不生前,反而一把将郑虔抱起来。 “我儿竟听得懂《左传》吗?” 似郑虔这个年纪,一般来说还处于启蒙阶段。 反正在郑镜思的记忆中,他也是到十二岁,才开始由三姐教授《千字文》。十五岁算是正式接触经典。至于开始学习左传,已经是二十岁左右的事情了……这个学习的过程,适用于大部分人。聪明一点的,说不定会在十岁开始学习千字文。 可是郑虔才八岁,他竟然能听得懂左传里的故事? 这孩子,莫非和杨大郎一样,也是个奇才吗? 哪知道,郑虔却是一脸嫌弃道:“爹爹太小看孩儿了,孩儿或许比不得兕子哥哥那边文采出众,可是《左传》又有什么难懂的?不过我听可以,让我读,却认不得许多字。” 这已经足够了,足够了! 郑镜思,抱着郑虔,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