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以力服人-《我的大秦生活》
第(3/3)页
不但是嬴虔,政事堂中右端坐的所有人的目光都同时汇聚在宋涛脸上,显然是要在这位年纪轻轻、一脸清秀寻找到他如何能够自信满满的说出这样的话语,而且他显然从来没有上过战场。
一瞬间,这些将军们的表情变得十分精彩,有人满脸期望,也有人流露着轻蔑;有人兴奋异常,也有人沉稳冷静,当然更多的人是紧抿着嘴唇,安静的思索着,怀疑着。
他们都是叱咤疆场的勇士,自秦襄公立国以来,能在秦**队中衔领统兵之任的将军,无一不是勇武过人,从来没有不会上马作战的秦人能成为将军,即便是公子也不行。然而勇武过人并不代表这些秦国的将军们没有自己的思想,在与义渠人、戎狄人以及魏人、赵人的作战中,他们早就体会到魏武卒的可怕之处,相较其他诸人,不知要强了多少个档次。若非如此,一向以骁勇善战闻名的秦军如何会在与魏**队的作战中屡屡战败,将大好的河西之地拱手让人。扪心自问,虽然不愿承认,但是他们对魏武卒的战斗力终究还是有一丝的钦佩。
而如今,这个年轻的士子竟是大言不惭的说只要方法得当,那么每一个秦国士兵都能成为想魏武卒那样的精锐,他们如何不产生些怀疑?
不过宋涛依旧是那么坦然,直面着所有怀疑的目光,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那股自肺腑的自信,仿佛是在告诉着所有人——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生!
“嬴虔信先生!”良久,嬴虔竟是牵动唇角,牵扯出了一个几不可见笑容。即便这个笑容转瞬即逝,然而众人清楚这位左庶长无论面临任何的情况,都永远是那么一副表情,无喜无悲,不喜不怒。即便是大败魏军,也不能让他流露出丝毫的笑意,可是今天这个年轻士子的一番话却让他笑了,可以想见众人是如何的吃惊。只不过更让人吃惊的事情还在后头。
“这练兵之法,还望先生不吝赐教。”嬴虔收敛起笑容,朝宋涛一拱手,肃然说道。
被烧得火红的木炭不时出“吡卜、吡卜”的声响,提醒着屋内的人们此时正是寒风料峭的严冬时节。
宋涛望着嬴虔那张严肃的面孔,抱拳回了一礼,努努嘴正待说点什么,却听到身后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
“咳咳…先生所言颇多,但却未言及根本,我等还待倾听先生治秦高策。”宋涛再次转过头,正对上老甘龙那双浑浊的双眸,瞥一眼这老头满脸的皱纹,以及那两颗褐色的斑点,淡淡的开口道,“宋涛才疏学浅,所虑不深,只是若要强秦…”宋涛顿了顿,将政事堂右端坐的大小官员们扫了一眼,眼底闪过一缕精芒,一字一句的说道,“唯有变法而已。”
他的声音虽然轻,但是落到一干秦国文臣耳里,却不吝宏钟磬鼓,震得众人耳中嗡嗡作响,诸人左盼右顾,面面相觑,脸上皆有惊色。
唯有老甘龙面色不变,他矗立朝堂三十余载,什么样的大风大浪没有见过,断不会因为宋涛这个无名士子的一番话而乱了方寸。只是初闻“变法”二字,仍旧不由自主的用眼角的余光瞥了眼那主持招贤馆事宜的景监一眼,见他虽面不改色,然而眉宇间却有一丝抑制不住的喜色,不由暗自蔑笑不已。
老甘龙微微转头朝侧后方看了一眼,坐在他后方的行人孟坼是他的学生,随他修习多年,自然对他的这一眼中包含的意味了如指掌,当下长声说道:“祖宗之法,岂可胡乱变更?我大秦立国数百年,数度强盛,一直是沿用此法,敢问先生,我大秦法制,弊在何处?”
孟坼轻蔑的望着宋涛,他身为秦国行人,深知秦国民生,若是宋涛以民生之陋说法制弊端,他自然可以一一对答,孟坼坚信一个初入秦国不过三月的士子,对于秦国国情的了解决计比不上自己,因而才会有此一问。(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