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五年计划,大明希望-《随时穿越明末》


    第(2/3)页

      其实,就算没有官府出面,附近的百姓也会自发地高价收购种粮。

      相信有个十几或者几十年的时间,就能够覆盖整个大明。

      但是现在的大明实在是不能等,也没有时间等了,这些工作必须由官府出面来做。

      有官府掌控的话,只要方法得当,用五年的时间在整个大明普及这些农作物应该不是问题。

      因为作为种粮的话,除了花生出种率要稍微低一些,玉米和地瓜的出种率都很高。

      特别是地瓜,将母种在二月份埋在土里,上面用薄膜覆盖,薄膜上点孔,定期的向里面洒水,然后这些母种就能够发芽。

      等这些细芽长出来,长到三四十公分长的时候,就可以拣强壮的拔下来栽种。

      并且拔完之后,还会继续生长新芽。

      一颗母种大概能长出一百多颗的种苗出来。

      这还不算,地瓜种植之后,蔓延出来的秧,掐断之后就可以栽种,只要浇水及时,就能够成活。

      楚江秋估计,如果官府全力推广的话,三年时间差不多就能覆盖到整个大明。

      今年回收的地瓜,到明年全力推广的话,至少能覆盖小半个浙江省。

      第三年再将小半个浙江省的地瓜回首,然后分发到各个省去推广,虽然不能全面展开,但是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已经不可阻挡了。

      五年时间,只要运作得力,地瓜差不多就能走上绝大多数大明百姓的餐桌上。

      至于玉米和花生,速度可能要慢上一些,但是也不会太慢。

      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先期推广起来慢,等后期种植面积大起来,那推广速度就很吓人了。

      太子和袁继咸也是同样的心思,并且袁继咸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底稿,只等回去之后写一份详细的总结报告,汇报给皇上。

      在场的老百姓不会想这么多,但是这笔账还是会算的。

      一斤粮食换一斤米,他们已经感觉很赚了。

      花生和玉米也就罢了,反正也不是在好地上种的,他们已经足够占便宜了。(请不要拿现代花生的价格和大米的价格做比较,在当时花生根本就没有固定价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