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除了“八卦”原主當年伺候那位大少爺的特點,連同他那個圈子里的一幫,也都整理了一些信息出來,提供給朱三參考。 “老三,這些都是娘當年那個時候的事情,讀書人喜歡守古志,所以我推測這么多年過去有些變化,也應該能夠摸出一些套路。你呢,每次來鎮上都沒少打聽,所以你要多長一個心眼,該注意的就得注意。”葉瑜然強調,“能用錢擺平的事情,都不是事,我們寧愿用錢解決,也不要得罪這些公子哥,懂嗎?” 朱三點頭:“我知道了,娘。” 這些日子他打聽到了不少,也在不斷摸索總結,自然也知道,這些官家子弟萬萬不能得罪。 人家有背景有勢力,隨便在背后搞搞你,把你弄進地牢什么的,你就得脫一層皮。 對于有錢人家,那只是錢的事情,可對于他們這種泥腿子,根本不可能拿出那么多錢來擺平,只能靠自己熬。 “反正你要記著,你們是來讀書的,其他能不摻和就不摻和。”葉瑜然說道,“越低調越好。現在我們已經拜托余掌柜了,如果他到時候推薦的先生真是他兒子那個,你就得想辦法將他兒子擺平,這樣在書塾里,有他兒子照顧,老七也能夠少吃點苦頭。” “如果到時候推薦的,是南面的哪個先生,即使人家只是一個小小的秀才,你們也把態度擺出來,該禮遇的就禮遇,別得罪人。” “書塾里什么人都有,能夠把孩子送來讀書的,條件肯定都比我們家好。低調歸低調,但我們不是讓你們毫無尊重的‘低頭’。” “劃出道道來,誰要是敢欺負你們,欺負得狠了,二話不說給我‘打’回去。” …… 葉瑜然不是讓他們真打架,而是采用一些別的方法讓對方“吃虧還說不出來”,那才是真的“打回去”了。 蘭花書塾看上去,就比白氏書塾大一些,不過為了脫泥別人對商人“下九流”的印象,這位陳先生也沒少費功夫,在墻體的外面與大門上花心思。 只是這種花法,讓葉瑜然有種“化虎不成反類犬”的感覺,微微皺了一下眉頭。 她跟朱三確認,他打聽到的那位“陳先生”真的“出淤泥而不染”,很和氣? “他們就是這么說的。”朱三肯定。 葉瑜然覺得,這位陳先生恐怕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么“大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