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上古秘闻 二-《暗星尽头》
第(2/3)页
当年随着“吴半仙”名声渐盛,吴家积累的财富也越来越多,所以,每次送新生男丁去偏僻之处时所携带的银钱也是越来越多。
吴少爷用这些银钱从陈家购买了土地,建了大宅子,并修了晒谷场,与东桑的陈家共用。
王天瞳很小的时候似乎听外公说过,外曾祖父无意间提起过自己家本来不姓“王”,而姓“吴”,好像是为了避什么灾祸而改姓的。只是那个时候王天瞳年纪太小,有对这些事情完全没有在意,所以也记不太清楚了。现在想问外公也没办法了,外公在王天瞳上小学的那段时间得了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老年痴呆,整天除了下地种田,就是坐在院子门口的椅子上,独自一个人说得兴高采烈,好像旁边有一群人在和他聊天一样。
看陈阿婆在皮本子上记载的内容又头头是道,恐怕所言非虚,只是王天瞳从来没想到过,自己竟然和“大禹治水”里面大禹扯上了关系,这让人感觉如同做梦一般。
这个皮本子里面不但记载了陈阿婆多年的经历,也记载了连陈阿婆也想不明白更推算不明白的事情,甚至记载了几千年前上古时期匪夷所思的秘闻。
最让陈阿婆赶到遗憾的是,王家并未能将术流传下来。但,这想必也是当年“吴”家家主有意为之。自秦之后,因术而亡便如同禁锢在禹王血脉上的诅咒。毕竟,对于一个存世几千年的家族来说,没有什么能和血脉的传承相提并论,即便是禹王的术。
失了术总比断了香火要好。这就像是金钱与人的关系,金钱再多,人都死了,钱还有什么用。
到了东桑村之后,王家就平平安安的生活到现在,人丁虽不甚兴旺,但也没有断了香火的顾虑。
东桑村隶属于道墟镇。相传道墟这个地方古称“东乡”,因朱元璋率臣南下到东乡造访,但见书声琅琅,水车轱辘,村人耕读立业,礼仪传家,所见之人知书达礼,不禁心中赞叹不已,“真乃有道之墟也!”便欣喜地钦赐东乡为“有道之墟”。
可是陈阿婆认为,“道墟”这个名字在上古时期的时候便已经存在了,只是那时,“道墟”的意思并非是“有道之墟”。
在陈阿婆的家族中,流传着一些关于上古时期的一些故事,便提到了有关“道墟”和“称山”之名的来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