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上古秘闻 二-《暗星尽头》
第(3/3)页
“称山”因越王称炭铸剑于此而得名,为越中名山,就在道墟镇内。山中有“炼剑炉”、“洗剑池”、“试剑石”至今仍留存于世。称山之上,山阳处多树而山阴处多竹,传有罕见异竹,其笋肉呈淡粉红色,鲜美异常。
道墟佛学方盛。古有三寺六庙七十二庵,其中最有名气的是“称心寺”,又名“称心资德寺”、“称心山寺”,位于称山脚下,建于公元6六百三十七年,曾经规模宏大、辉煌非常,此寺直到清代依然颇具规模,与云门寺、法华寺相埒,在江南一带小有名气,曾是当时远近百姓进香朝佛、嬉客游览的好去处。
只是“称心寺”历尽磨难,在明嘉靖年间被倭寇焚毁,崇祯八年,重建了大殿,清康熙九年又重建了禅堂。
可惜解放后,寺庙被拆了很大一部分,建了食堂、队室和校舍,寺前的十余株要数人才能合抱的大樟树也被锯掉去造船,一九六七年文化大革命“破四旧”,除留下一部分做牧场外,几乎被拆无余,此寺也就不复存在。
现在所存的称心寺是乡人集资则地而建,离原址不远,但是规模无法与从前相比,除了当地一些老年妇女常去烧香念佛以外,很少有游客。
而在称山的半山腰,有一座清乾隆年间修建的“莲泉古庵”。这莲泉古庵则比“称心寺”幸运很多,那些劫难似乎都刻意绕开,所以时至今日,莲泉古庵保存完好,香火也很旺盛。
每年春节的时候,道墟人无论老幼,都会背着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巨大蜡烛,从称山脚下极其虔诚的一步一步向上攀登,经过称心寺、称山泉、华佗殿、越王淬剑泉到达莲泉古庵,明烛跪拜,祈求来年的五谷丰登、吉祥如意。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
第(3/3)页